


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蒙阴县是全省第一个全国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而岱崮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场,要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。
打造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生态环境。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,构建生态安全屏障。要全面增绿。继续实施“绿满岱崮、情系崮乡”行动,全面推进荒山绿化工程,以旅游沿线山体、道路、河流、景区为重点,加快整体绿化彩化,年内新增造林6000亩以上。以大崮、尖崮两处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项目为重点,力争打造集科普教育、科技示范于一体的“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”。同时,同步推进公益林管护、森林防火、封山禁牧、古树名木保护、退耕还林等工作。要全面护河。扎实做好梓河流域治理项目和野猪河流域治理项目,既做好水治理,又把该项目建设休闲景观工程,打造特色水系文化品牌。深化河长制工作,成立护河志愿队,居民共签倡议书,使“水文明”理念深入人心。
强化“生态红线”刚性约束。坚持源头严防、过程严管、后果严惩,对环境违法行为“零容忍”。开展“专项执法年”活动,强力整治非法开矿、采砂,既对不法分子依法打击,又要对所在村责任人进行追责。同时,要加强违法建筑整治工作,村主要负责人去拆“第一块砖”。要严把新上项目规划、土地、环保等准入关口。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实施“农药化肥双减”行动,坚决清除有污染的畜禽养殖大棚。
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。环卫保洁难在保持、重在长效。根据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要求,工作中要坚持小事大抓,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带着大家干,各村要建立探索有效办法规范群众作为,实现“行政推动、党员带头,动员群众、依靠群众”,引导村民自治,自己动手维护美丽家园。2019年重在抓提升,由突击整治向长效保持转变,由主街道向背街小巷延伸,实现环卫保洁规范化、常态化,使村容村貌常治常新。(岱崮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