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7日,在蒙阴县垛庄镇赵家庄村新越农机专业合作社分红大会上,村民李洪桥领到了2044.27元、2亩地的入股交易量分红。他高兴地说:“加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就是好,操心少,挣钱多,平常还耽误不了打零工。”这一天,这个村共有59户社员从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里领取了11万元的交易量分红款。在分红现场,大家都对村党支部书吴士山竖大拇指,夸他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、好事,也让村庄发展越来越好。

赵家庄村党支部书记、蒙阴县新发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社长、蒙阴县新越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 吴士山

2021年1月27日,吴士山(左三)主持合作社2020年度分红大会

1月27日,社员李洪桥领取分红款

1月27日,社员孙启德领取分红款
今年55岁的吴士山,是赵家庄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,蒙阴县新发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社长、蒙阴县新越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、蒙阴县优秀共产党员、蒙阴县“头雁引领”工程优秀村党支部书记。20年来,吴士山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干部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敢想敢干,无私奉献,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提高村庄治理水平,带领赵家庄村走上了村集体增收、村民致富的康庄大道。吴士山身为村党支部书记“想担当、会担当、能担当”的奋斗精神和实干为民情怀,赢得了党组织的肯定和全体村民的广泛的赞誉,成为垛庄镇及蒙阴县乡村振兴的“领头雁”。

党支部领办的新越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设备

党支部领办的新越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设备
不忘初心使命想担当,临危受命挑重担,不负众望治乱村
赵家庄村位于垛庄镇驻地西9公里处,2004年由新村、赵家庄村合并而成。总面积1753亩,其中耕地面积784亩;共257户、831口人,党员42人,是岸堤水库整体搬迁移民村。吴士山担任新村党支部书记之前,新村是全县出了名的穷村和乱村。穷:村集体总欠外债40多万元,其中,欠银行贷款33万元,欠村民4.6万元,欠施工方修路等工程款近4万多元,穷得叮当响。乱:村里人心不齐,村风不正,打架斗殴行为时有发生,上访闹访事件屡禁不止,村干部身陷复杂矛盾纠纷中,无法正常工作,“两委会”成了“维持会”。
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就要时刻听从党组织的召唤,冲锋陷阵义不容辞!”2002年,镇党委经过考察,决定任命吴士山为新村党支部书记整村治乱,他抱着“干就干最好”的决心和勇气,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,到现在已是20个年头了;2004年新村、赵家庄村合并为赵家庄村后,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、兼村民委员会主任;201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、兼村委会主任。以及垛庄镇新发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社长、蒙阴县新越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至今。
吴士山在工作中,始终坚持以党建凝聚人心,用党建引领发展,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农业农村政策,敢想敢干,敢闯敢试,他立足村情,创新实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,把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、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和农民盼富致富愿望有机结合起来,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和适度规模经营,强村富民,加快推进村庄治理能力现代化。在他的带领下,党支部先后创办的蒙阴县新发烟叶合作社、蒙阴县新越农机专业合作社,打造了现代化农业服务新平台,推动了强村富民的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,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,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突破20万元,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.4万元。近年来,该村先后被表彰命名为蒙阴县五星级党组织、蒙阴县烟叶生产先进村、蒙阴县科学发展先进村,新越农机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表彰命名为临沂市农机合作社示范社、中国质量信用AAA级示范社,赵家庄村实现了由乱到治、由穷到富、由弱到强的精彩“蝶变”。
合作社开展机械化春耕作业服务
吴士山实地指导合作社机械化订单作业服务

吴士山检查察看农业机械
事不避难敢担当,围绕“短平快”成立烟叶合作社,“借鸡生蛋”摘“穷帽”
面对一穷二白的村情,吴士山上任后没有畏难发愁,首先做的是“稳村富农”。烟叶生产是“短平快”致富项目,他积极联系烟草部门以创建生态烟叶村为抓手,争取政策、项目和资金扶持,“借鸡生蛋”促发展。一方面科学规划,组织村民进行土地置换,每50至100亩一片,实施规模化烟叶种植,围绕村庄四周每年发展1-2个百亩烟叶种植片,利用其优惠配套扶持政策和资金,整理土地、修路、治水……共累计争取资金200余万元,硬化道路2200米、打机井一眼、建蓄水池4座、铺设管网1900米、建桥梁一座……通过烟叶生态村创建,村庄基础设施落后、生产条件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。一方面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蒙阴县新发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,发展社员126户,合作社实行烟叶生产统一技术、统一施肥、统一灭虫、统一烘烤、统一分级、统一销售“六统一”生产法,把科学种植、技术管理、生产销售等产前、产中、产后服务有机融合,解决了烟农种烟难、卖烟难、收入低的问题。到2012年10年间,全村每年烤烟种植面积都在300亩以上,年为群众增加纯收入150万元,合作社也通过多元化服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。
敢于触碰解决敏感问题。吴士山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助推了村庄发展,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,党支部也有了凝聚力、号召力,党支部真正成为了群众的“主心骨”。村庄发展走向正规后,吴士山开始着手解决村庄遗留问题,2008年,在全镇率先实行了“三资”清理工作:围绕村资金、资产、资源,清理历年来的账内往来款、账外承包费欠款和个人侵占的集体资产、资源;理顺规范各类合同,建立合同台账;做好村级债务清偿。通过1个月的“三资”清理,共收缴拖欠村集体承包费26万元,村集体22万的外欠债务也同步结清,银行贷款和利息也得到了及时结息,困扰村里多年的一本“糊涂账”变成了“明白账”,各项工作也得到了理顺。到2012年底赵家庄包括银行在内的所有外欠账全部还清,村集体账户上也第一次有了存款,干部能开上工资了,离退休村干部的待遇也能兑现了。

1月27日,吴士山在全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现场交流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

1月27日,吴士山在全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现场交流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
真心为民能担当,立足可持续发展成立农机合作社,“乡村振兴”走在前
2012年起,国家开始调整烟叶生产政策,逐年压缩烟叶种植面积,靠烟叶生产增收致富已不切合村庄实际。吴士山与时俱进,果断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,制定了走生态立村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。但赵家庄村是水库移民村,人多地少,人口老龄化严重,外出务工村民较多,大多数人因嫌地少而不愿种,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。“怎样种地、谁来种地”成为吴士山和党支部急需要解决的问题。吴士山通过多次入户调查、开会协商等方式,创立“党支部+农机合作社+农户”的运营模式,充分发挥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2016年成立了蒙阴县新越农机合作社,入股社员54户,党员户18户,入社社员161户,合作社在党支部的领导管理下,采取机械入股、场所入股、统一调度、统一收费、定点维修的新型运作模式,实行农作物的耕种、植保、收割一条龙服务,并开展土地全程托管服务。
合作社成立之前,村集体由100亩土地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承包给村民,单家单户种植普通农作物,除去生产成本,每亩地收入平均600元左右,村民的种植积极性非常低。党支部借势引导,通过与承包户协商同意,将这些土地以每亩800元的价格统一进流转到合作社,流转后通过机械化作业种植黄烟,每亩地纯收入4000元左右,村集体因此每年增收6万元。同时,村集体以办公室、机械存放场地等资产入股,占股21%,年底合作社扣除20%公积金、公益金和60%的盈余分配后,二次分红可增加集体收入1万多元。另一方面村民收入也相继增加。一是通过流转土地和托管土地增收。流转土地的村民每亩获取800元,托管土地的村民可以选择缴纳720元的服务费每亩获取800斤粮食,也可以直接领取每亩800元现金,同时社员每人领取300元的分红,每名股东根据股份多少领取每股50至500元左右的二次分红。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中,吴士山始终坚持发展为了群众这一理念,从2016年开设,党支部利用合作社产生的利润,每年为全村村民缴纳家庭财产保险、为全村老年人缴纳银龄安康保险等,让群众充分享受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来的实惠。
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需要,合作社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,立足本村、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开展全程土地托管服务增加收入。一是提供机械化订单作业服务,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,通过机械一条龙服务创收。二是因地制宜,开展从农资直供、施肥,到过程管理,再到粮食烘干、仓储、销售“全托管”服务,增加合作社收入。目前,合作社已全程托管土地600多亩,涉及村民320户。三是以合作社为引领发展优质蜜桃280亩,优化了全村产业布局,扶持发展板厂3家、老区酱菜厂1家,安置本村富余劳力40余人。现在合作社现有土地216亩,固定资产近220万元,机械设备140台套,2020年实现经营纯利润25万元,村集体和群众收入逐年增加。
“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,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”。吴士山通过创新创立和实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整村治村,强村富民,让赵家庄村拔了“穷根”,摘了“穷帽”,书写了富起来、美起来、强起来的华丽篇章,打造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乡村振兴的“赵家庄样板”,吴士山本人也被树为蒙阴县“头雁引领”工程优秀村党支部书记、蒙阴县移风易俗先进个人。
“办好农村的事情,实现乡村振兴,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,党员队伍必须过硬。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总结经验,紧跟新时代,适应新形势,不断创新完善赵家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和工作机制,发挥利用好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这个平台,做好‘便农富农服务+’文章,加快乡村振兴步伐,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!”吴士山说。(匡秀福)